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367 次瀏覽
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流行?我們的音樂!
1 min read

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流行?我們的音樂!

我們青春的記憶?音樂播放器的歷史,每個年代都是流行?

音樂是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音樂給人以啟迪,帶給人們美好的感受。
今天我們不談論音樂的種種,只說說從古至今人們聽音樂工具的演變史。

台北市流行音樂中心 圖翻拍自台北市文化局
台北市流行音樂中心 圖翻拍自台北市文化局

人類什麼時候出現音樂已經無從考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類出現語言之前,人們就已經通過聲音的高低、敲擊石頭的方式來表達情感,這是最早的音樂。在音樂產生的同時就產生了聽音樂的歷史。

在古代,科技發展水平底下,人們只能聽即時音樂,也就是說邊唱邊聽,沒有辦法儲存音樂以便時時傾聽。就說古代權力最大的皇帝,想要聽個曲兒,也得先傳個歌姬。假如說皇帝很喜歡一首曲子,即便他能讓歌姬一遍一遍的唱給他,每一遍的感覺肯定也是不同的。

就像陳後主那樣,亡了國丟了性命已經夠慘了,還要時不時的被拉出來黑一把。所以說在古代,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時時想聽音樂就能聽的,估計也就逢年過節能聽一下了。皇帝都如此,普通老百姓想聽音樂就更難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數千年,直到1877年,「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巴·愛迪生發明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錄音裝置——留聲機,被譽為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發明之一。

 各年代都有自己流行的音樂及代表性的歌手,如:台北大稻埕1930年代的,鄧雨賢、李臨秋、歌后純純。他們唱過個歌曲最後變成了經典的台灣民謠了,  例  如:望春風、雨夜花………..

鄧雨賢 圖拍發自網路
鄧雨賢 圖拍發自網路
李臨秋 圖拍發自網路
李臨秋 圖拍發自網路
歌后純純 圖拍發自網路
歌后純純 圖拍發自網路

記錄這些美妙的音樂最重要的就是工具~

現在我們來介紹近代的音樂播放工具同時也回憶下各階段的流行~

留聲機

留聲機是一種原始放音裝置,其聲音儲存在以聲學方法在唱片(圓盤)平面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內。唱片置於轉台上,在唱針之下旋轉。

1877年12月,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被譽為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留聲機的出現使音樂存儲成為了現實,因為留聲機的出現,很多經典的音樂、對話等聲音資料得以留存下來。

留聲機  圖 翻拍自網路
留聲機  圖 翻拍自網路

鋼絲錄音機

鋼絲錄音(Wire recording)或磁性鋼絲錄音(magnetic wire recording)是最早的一種磁儲存技術,它將模擬信號的音頻以磁性存儲在細鋼絲之上。第一台磁性錄音機在1898年由Valdemar Poulsen發明。

1920年代的鋼絲錄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1920年代的鋼絲錄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1940年代的鋼絲錄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1940年代的鋼絲錄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習慣又稱電木唱片(英語:gramophone record),指轉速每分鐘78轉、聲槽寬度0.10—0.16毫米、聲槽密度每厘米30—50條的留聲機唱片。黑膠唱片是一般人對過往使用唱盤機播放的唱片的稱呼。這種唱片是一種黑色圓盤形的膠片,早期為石墨材質,之後使用蟲膠(後期再改用聚氯乙烯,即PVC)壓製,上面刻有凹凸的坑紋以記錄聲音。早期的黑膠唱片只有單聲道,到後來發展成為雙軌的雙聲道音軌。到了1980年代後期時,這些唱片的顏色已不再局限於黑色,而可以是白色、橙色、透明、螢光色,甚至可以把歌手的樣貌印製在唱片裡,不過成本比較高。黑膠唱片可使用鋼針(早期手搖唱機)和粗紋寶石唱針(電唱頭)放唱,唱針與密紋唱片不能通用。

黑膠唱片  圖翻拍自網路
黑膠唱片  圖翻拍自網路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從你78歲的祖母到45歲的獨身者,黑膠因為聽覺上感覺更保真而且更便宜所以完美的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人,直到現在,黑膠仍被DJ們和電台所使用著。

收音機

義大利工程師Guglielmo Marconi(1895年)被認為是第一個使用無線電波交換信息的成功系統(無線電報)的創造者。

1895年代的收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1895年代的收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那會剛有收音機的時候,天天抱著聽廣播電台里放的流行樂,經常一首歌放一半就開始播廣告,特別是賣假藥的廣告,天天忽悠著熱線電話里的大爺大媽們。

收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收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那時候,收音機播啥就只能聽啥,有那種可以點歌的廣播電台,但是每次打電話過去都是忙線,永遠也輪不到自己。

大小卡帶錄音機

卡式錄音帶(英語:Compact CassetteMusicassette (MC),或簡稱為Cassette tapetapecassette,中文又叫卡帶盒帶磁帶盒、盒式磁帶、盒式錄音磁帶、錄音帶磁帶)是一種用於儲存聲音的磁帶。從1970年代初期直至1990年代晚期,卡式錄音帶一直是預錄製音樂最流行的兩大儲存格式之一,在其間它的對手從起初的密紋唱片變成了後來的CD。名稱中的「卡式」來自於法語詞「Cassette」,意思是「小盒子」。

卡帶錄音機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想聽啥就聽啥的問題。那時候歌手發唱片都是以卡帶的形式售賣的,那時誰家裡要是有一台錄音機是多讓人羨慕的事,特別是那種雙卡式收錄機,幾乎成為當時傳播流行歌曲的主要娛樂載體了。我家現在還有很多八十年代的卡帶。

大小卡帶錄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大小卡帶錄音機  圖翻拍自網路
大卡帶  圖翻拍自 網路
大卡帶  圖翻拍自 網路
小卡帶  圖翻拍自 網路
小卡帶  圖翻拍自 網路

卡帶卡帶,名副其實的很容易卡掉,經常聽的正陶醉,然後錄音機就會傳來滋滋滋的聲音,不得不停下來。

磁帶、隨身聽

隨身聽即指攜帶型袖珍播放機,屬於電子産品的一個種類。1972年由德國人Andreas Pavel發明,1977年申請專利,但與日本Sony公司訴訟多年還被Sony凍結資產,之後Sony才同意和解付錢給Andreas Pavel。該辭彙最初出自日本索尼公司(Sony)的一個品牌,中文名稱由「Walkman」轉變而來。隨身聽最初只有收音、磁帶播放或錄音功能,由於體積很小,攜帶時掛於腰部,多年輕人使用。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體積變得越來越小,並演變出多種品種,包括對應CD、MD、MP3、MP4等資料媒介或格式的機種。

磁帶和隨身聽離我們比較近了,就想問一句多少人跟我一樣,打著學英語練聽力的旗號讓爸媽給買隨身聽的?當時騎著自行車,褲兜里放著半磚大的隨身聽,插著耳機迎風而過,感覺全世界都是自己的。

卡帶隨身聽 圖 翻拍自網路
卡帶隨身聽 圖 翻拍自網路

英語沒學好,流行歌倒會了不少,beyond、鄧麗君、張國榮是多少人的青春記憶啊。

CD和CD隨身聽

1982年,世界上第一台CD播放器由日本SONY公司生產。CD的出現,依靠完美的音質表現、快捷搜歌、方便攜帶等功能,風靡了播放器市場10多年之久。直到MP3的橫空出世!
磁帶的缺點是容易卡帶,容易消磁,而且聽的時間久了音色也差很多。

CD播放器 圖 翻拍自網路
CD播放器 圖 翻拍自網路
CD隨身聽 圖 翻拍自網路
CD隨身聽 圖 翻拍自網路

它音色好,便攜且顏色亮麗,很受大眾喜歡,但是它在沒有廣泛流行起來的時候瞬間夭折了,原因就是強大的MP3崛起了。

Mp3

1995年世界上的第一台MP3播放器誕生。可以很方便的從電腦上把音樂拷貝到MP3播放器里播放,隨著蘋果公司的IPOD問世,大容量,小體積,高音質迅速占領了MP3的市場。
MP3作為數字音頻編碼時代的強者橫空出世,瞬間就掃滅了隨身聽和可攜式CD機。它比磁帶和CD的優點是體積小,非常便於攜帶,另外存儲的音樂曲數比磁帶和CD的曲數多的多,有個USB插口,在那個版權還沒有普及、網際網路剛盛行的時候,就可以隨時隨地插在電腦上下載歌曲。

MP3 播放器  圖 翻拍自網路
MP3 播放器  圖 翻拍自網路

那時候去網吧不是為了開黑,而是每周一次更新Mp3曲庫。Mp3巔峰時期,幾乎人手一部。

智慧型手機

2010年以來,只能手機走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慢慢的也取代了MP3,現在恐怕只有出來少數的音樂發燒友,大部分人聽歌都用手機了吧。

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人們聽音樂的方式,不再需要去電腦上下載了,只需要手指點幾下,輸入歌名或歌手就可以聽到想聽的音樂了。智慧型手機是現在使用率最高最受歡迎的聽音樂工具了。

智能音箱

自2014年11月,亞馬遜推出了第一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Echo後,拉開了音箱大戰的序幕,京東的叮咚音箱、天貓精靈、小米的小愛同學、喜馬拉雅的小雅、Google Home還有前兩天蘋果出的Home Pod等等,智能音箱的出現再一次改變了人們的聽歌方式,人們無需打字輸入歌名,直接對話智能音箱就可以了,你說:東風破,智能音箱就會開始播放東風破。

智慧型音箱
智慧型音箱

聽歌、天氣預報、睡前故事等等這些需求,智能音箱都能通過語音指令完成。

新一代語音管家

與上述智能音箱不同的是,新一代語音管家不止是一款智能音箱,更是智能家居的控制樞紐,內置智能家居中控系統(Batell網關),隨時掌控家中所有電器。

新一代物聯網 智慧音箱

新一代物聯網 智慧音箱

不適老舊都是流行~ 只是年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