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 乙未年| 從藝術欣賞來認識台灣歷史《馬關條約》之下誕生存在只有150天的台灣民主國(一)
1895 乙未年| 從藝術欣賞來認識台灣歷史《馬關條約》之下誕生存在只有150天的台灣民主國(一)
撰文 許慎之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但,我們的中國是 孫中山先生推翻極權帝制建立的中國,中華民國。
台灣民主國的歷史背景~
126年前(至今2021年),1895年4月17日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台灣住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1895年5月15日,丘逢甲率領台灣士紳與巡撫唐景嵩密談,後發表「台民布告」。
24日將宣言譯成外國語並送至各國駐台領事館,25日上午9時舉行獨立典禮,宣布成立「台灣民主國」。唐景嵩被推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劉永福被推為大將軍、丘逢甲則為義勇軍統領。改元「永清」,台北為首都。鑄印「民主國之寶印」,制藍地黃虎國旗。從年號我們都可以看得出,台灣所要建立的國家心是向著大清,不願被日本統治。
1895年5月15日,唐景崧發布《台民布告》,以下部分摘選:「全台前後兩千餘里,生靈千萬,打牲防番,家有火器,敢戰之士一呼百萬,又有防軍四萬人,豈甘俯首事敵,今已無天可吁,無人肯援,台民唯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台政,事平之後,再當請命中國,作何辦理。」至今讀來,依舊潸然淚下,被拋棄被放棄,台灣民眾仍然以死抗爭,捨不得中國,放不下中華!同時,唐景崧又以「全台紳民」的名義,電奏清廷,轉達「獨立建國」的意願,以下為電文節選:「台灣屬倭,萬民不服,迭請唐撫院代奏台民下情,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憤何極。伏查台灣已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唯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屏蔽,唯須有人統帥,眾議堅留唐撫暫仍理台事,並請劉永福鎮守台南,台民此舉無非戀戴皇清,圖固守以待轉機」。
1895年5月23日,《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發布,「吾台民,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經會議決定,台灣全島自立,改建民主之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從公處置。」東亞第一個民主國終於在倉促中誕生。(其實更早之前在印尼還有一個民主國更早成立:蘭芳共和國~待續介紹)
台灣民主國成立5天後,即1895年5月29日,日本軍隊在台北登陸,並向基隆挺進,在瑞芳遭到民主國軍隊殊死抵抗,日軍被擊退,其後日軍聯合在基隆外海的日艦夾攻基隆,最終,基隆不守。台北危在旦夕,而台中的丘逢甲部又不能及時趕到救援,無奈之下,唐景崧從淡水出走廈門。
國立台灣博物館缺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寶』???
民國110年3月15日,台博館博物台灣常設展鎮館三寶同時展出國立台灣博物館,分為以自然為主題的「自然台灣」展區與以人文為主題的「浮生台灣」展區。現場展出「1895年台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數位重建版。
其中「1895年台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2012年則將缺角與顏色作修復,並以雙面懸掛展出,雙面老虎瞳孔顏色不同,深具當代意義。
黃藍兩面國寶旗都在,那最具代表的寶璽呢?
『民主國之璽』在哪呢?怎沒展出?因為,這顆寶璽遺失了,目前博物館只有展示兩面旗子,那到底『民主國之璽』長的如何呢?我們現在也只能在網路上看見印面長這樣~
現代篆刻師-司徒長卿考究後,依照原比例摹刻出寶璽,帶大家來欣賞『民主國之璽』,這顆寶璽耗時一年,目前已經完成,並存放於 苗栗1895銅鑼灣文化生活館呈展出。
由藝術瞭解歷史~
司徒長卿篆刻『民主國之璽』是反過來刻章,一般篆刻師都是買現成已經刻好『古獸鈕』:有的是龍、龜、貔貅 ……等等,而司徒先生是先將印面刻好後才刻上頭的『虎符古獸』。
目前,民主國之璽已經完成並 放於 苗栗1895銅鑼灣文化生活館呈展出。
雖然不是真正的寶璽,至少可以讓我們知道在126年前的台灣民主國之璽長的如何?
我們以藝術的觀點去看待歷史,無論過去這段歷史是光榮的?還是不可告人的『失敗』,這都是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我們的子子孫孫都應該知道。
我是許慎之;『慎之』是什麼意思。取自祖先東漢末年許慎;『說文解字』作者。意思是『審慎思維,謹慎為之』,後續,慎之將會繼續以生活藝術觀點更貼近現代化的方式分享歷史文化給朋友們,希望大家喜歡,若喜歡,請您訂閱分享此篇文章,謝謝。
延伸閱讀:
許慎之專欄
藝術其實很平民的,細膩逼真的重現古代趣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