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747 次瀏覽
頭頂上的時尚伸展台-帽子為日治時期新女性的標記
1 min read

頭頂上的時尚伸展台-帽子為日治時期新女性的標記

頭頂上的時尚伸展台-帽子為日治時期新女性的標記

圖/文 純純X張馥昀


2021年的大稻埕永樂市場,一扇櫥窗展示著各式各樣的女用帽子,有鐘形帽、藥盒帽、貝雷帽、軟呢帽、寬簷帽……等等。

現在的穿搭書籍不時拿出「像巴黎女人一般時尚」等口號,九十年前,台灣的大稻埕和全世界繁榮昌盛的大都會一同呼吸著最時尚的氣息,所有布料、裁縫相關的產業、設計師都在這裡,對當時的人來說,大稻埕就是整個台灣的法國巴黎。

加入好友

台版法國巴黎在大稻埕

戰前摩登女孩的青春夢

1930年代,大稻埕整齊熱鬧的西洋街屋,充斥叫賣藥材、南北貨、通勤的人群,在來來往往的腳踏車之間,在西裝紳士旁,人們的目光無不被街頭戴著一頂頂俏麗帽子的女子吸引,這些摩登女子剪了短髮,將頭髮紮成兩邊,還燙捲,凸顯女性優美的頸部線條,更顯得不同款式的帽子為整體穿搭的主角。

當時最新潮的女性們翻閱越洋而來的少女雜誌以及在台灣發行的《台灣婦人界》,依照上面流行的款式,前來大稻埕南段的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挑選喜歡的布料,再給裁縫師裁製成合身的摩登洋裝。她們穿著洋裝、踩著展露足部線條的高跟鞋攜手去看默片電影,她們哼著流行歌手演唱的電影宣傳曲,一起去照相館留下青春的紀念。

如果說1920年代全球時尚的指標是用男孩樣態的服裝概念重新勾勒女性腰線的線條,如果說1920年代日本現代化教育重新撰寫了台灣傳統女性的人生劇本,那30年代的精髓就是在女性受教的思潮下跟我們說:女人最重要的是「腦袋」!用腦袋上華麗百變的帽子作為這代摩登女性難以被忽視的標記。

我們需要您的贊助-《聽見臺灣1930》|島嶼留聲計畫
量身訂製 得體優雅

量身訂製的得體優雅-帶點西洋味兒最夯

1930年代的大稻埕南段,零售的布商聚集,一間專業洋裁店裡坐著裁縫師,他正專注地工作著,服裝設計和裁縫在此時多在同一位裁縫師手中一氣呵成,他先是對照著客人帶來的少女雜誌,在草稿紙上設計畫稿,等到一切細節確認之後,俐落地裁剪、拿熨斗燙布料,最後再用腳踏式縫紉機縫衣服。

 

裁縫師學的西洋裁縫,在30年代大為流行,隨著職業婦女增加、時尚趨勢、社會風氣越加開放,市場湧現越來越多西洋服裝的需求,讓裁縫師的生意絡繹不絕,學徒一個收一個,逢年過節、良辰吉日前夕,裁縫師總是忙得不可開交。

 

新興的百貨公司開始出現了一些成衣,但整體上還是以量身訂製服為大宗,裁縫師認為:訂製服是為了顧客量身定制、獨一無二且合身的藝術品,即便是跟隨流行的版型,重點還是在兩個字:講究。

沒有被富含經驗和技術的量尺一寸一寸測量過身體肥瘦薄厚的線條,不會有合身的美感,訂製服表現女性美的線條細膩度,和分尺碼的成衣相比,多了一份得體、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