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藝術走讀台灣】專欄-台灣臺南中國城 |文旅 旅遊印記
【用藝術走讀台灣】專欄-台灣臺南中國城 |文旅 旅遊印記
撰文 繪圖 邱浡洧
用藝術走讀臺灣系列,故名思義就是以『藝術』來分享及敘述著台灣的歷史,為何『走讀』?
走讀,兩字就是希望大家不僅閱讀歷史更需要親身走一趟歷史發生的地區,深入瞭解這塊土地過去所經歷過的故事。
所謂~ 行萬卷,閱萬書,便可身歷其境,切身感受(沉浸式體驗)。
『用藝術走讀臺灣』今天用藝術觀點來分享的是-台灣臺南中國城
這次結合了不同的藝術
插畫 X 篆刻藝術
(臺南中國城 圖 寶島漫步提供) . 今天來介紹第25號水彩畫作品『臺南中國城』
. 臺南中國城,為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中正商圈的住商混合的大型建築,於1980年代興建於昔日臺南運河之臺南船渠(又稱盲段),外觀設計仿中國傳統式建築,由北屋建設公司興建,李祖原建築師所設計。地面上建築物已於2016年拆除,配合海安路景觀工程,原址改建為親水廣場,並保留部分梁柱,命名為「河樂廣場」,是台南市區面積最大的親水廣場,於2020年3月7日開放。(臺南中國城 圖 維基百科) . 建築特色: 建築設計師是『李祖原』先生, 就是設計臺北101大樓的設計大師喔^^ 外觀是歇山式紅瓦屋頂、白牆、斗拱、窗櫺, 『臺南中國城』五字為當時蘇南成市長所題。 地下街入口處有雙龍壁,出口處則有雙鳳壁, 兩者皆為鎮城之寶。 已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公告為重要文物。 中國城1983年興建完成並啟用, 地下美食街是臺南第一條地下街。 全盛時期與『小北仔(東帝士百貨一帶)』, 同為臺南著名的小吃集散地。 1993年海安路拓寬工程, 將中國城與中正路的人潮從中截斷, 想要走到中國城須繞路而行, 導致人潮逐漸衰減,轉而沒落。 1998年因當時環境凌亂, 出入民眾複雜,被暱稱運河「毒瘤」。 2016年臺南市政府動工拆除中國城, 結束30多年的歷史記憶。 2020年改建為『河樂廣場』, 為臺南市區面積最大的親水廣場, 號稱『全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七大公園』之一
(臺南中國城 圖 維基百科) . 維基百科詳細介紹: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D%97%E4%B8%AD%E5%9C%8B%E5%9F%8E . 延伸閱讀: 『寶島漫步』專欄用畫紀錄臺南-安平古堡
『寶島漫步』專欄用畫紀錄臺南-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寶島漫步』專欄用畫紀錄臺南-大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