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音樂定目劇 –「望春」線上故事劇場
大稻埕音樂定目劇 –「望春」線上故事劇場
望春風(電影)台灣第一映畫製作所拍攝、1937年上映,描述台北藝旦與青年的愛情故事。
《望春風》(臺灣話:Bāng Tshun-hong)是一首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臺灣民謠,首度傳唱於1933年的日治時期臺灣,原唱者為1930年代的古倫美亞唱片當紅歌星純純。
該曲以大調五聲音階的優美旋律與動人的情境,廣受台灣人喜愛,近代更廣為流行音樂、社會運動運用,與台灣文化認同廣泛關聯,成為具代表性的臺灣歌謠。2000年,一項由台北市政府與聯合報主辦,超過220,000人參與的《歌謠百年台灣》活動中,獲得最受歡迎老歌的第一名。
作詞:李臨秋 作曲:鄧雨賢
獨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當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作尪婿 意愛在心裡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憨大獃 被風騙不知
2.補破網(電影/禁歌)
《補破網》1948年由李臨秋作詞,王雲峰作曲的一首著名的歌曲,這首歌補破網1948年發表,1977年以前禁唱,此曲是舞台新劇(破網補情天)的主題曲,作者善用民間詞彙,以道地的台語,平易的語句,描述補破網的情景,網有「望」、「夢」之諧音。補破的「夢」、補失落的「望」,一語雙關,勸人不怕「網破」「夢碎」,為前途萬事可以重頭再來,則成功可期,是台語歌謠少有的傑作。
本曲在臺灣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與《望你早歸》、《媽媽請妳也保重》、《望春風》以及《黃昏的故鄉》等並列臺獨及黨外運動勢力的五大精神歌曲,也因此使它被國民黨政府列為一首禁歌。國民黨的說法是,「補破網」歌詞暗指政府無能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必須查禁。評論家指出,「補破網」暗示了當時戰後百廢待舉的社會宛如一張「破網」
作詞:李臨秋
作曲:王雲峰
見著網 目眶紅 破甲這大洞
想要補 無半項 誰人知阮苦痛
今日若將這來放 是永遠無希望
為著前途穿活縫 找家私補破網
手提網 頭就重 凄慘阮一人
意中人 走叨藏 哪沒來斗幫忙
姑不利將罔振動 舉網針接西東
天河用線做橋板 全精神補破網
(魚入網 好年冬 歌詩滿漁港
阻風雨 駛孤帆 阮勞力無了工
雨過天晴魚滿港 最快樂咱雙人
今日團圓心花放 從今免補破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