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基金會引領青少年正視內心困擾 音樂與交流成新世代對話橋梁
【許家源記者/綜合報導】
勵馨基金會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性別平權,特別是在青少年和年輕女孩的權益上,透過倡議和活動來提升社會對性別議題的關注。基金會於2000年發佈的《台灣少女人權紅皮書》,首次系統性地揭露了台灣少女在人格權、媒體權、健康權等多方面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的討論和政府的逐步回應。自2013年起,台灣正式將每年的10月11日訂為「台灣女孩日」,以促進國內性別平等的實踐。
然而,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青少年所面臨的性別議題變得更加多元且複雜。除了傳統性別角色的壓力外,數位平台上的性別暴力和數位霸凌現象日益嚴重,這對青少年,尤其是年輕女孩,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社會發展,性別議題也逐漸從個人領域擴展到社交媒體、數位身份等新的公共領域,這些問題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心中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基於此背景,勵馨基金會將多年來推行的「女孩日」活動進行了轉型,於今年舉辦了「這我!It’s My Day!青少年音樂祭」,希望通過音樂這種跨世代的語言來與青少年溝通,同時讓社會各界正視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關鍵性別問題。本次音樂祭結合了Live Music、Live Podcast、Live Talk Show等多元形式,邀請到眼肉芽、呱吉等百萬網紅與青少年交流,讓活動內容不僅限於娛樂,還以深度討論青少年性別探索、關係焦慮、數位性別暴力等重要議題。
青少年時期往往是自我認同形成的關鍵階段,伴隨著身心變化、社交壓力和性別角色的探索,許多年輕人會感受到不同層面的困惑和焦慮。而現代社會,數位媒體的發展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問題。從數位性別暴力到網絡霸凌,青少年在網絡平台上更容易暴露於負面信息和攻擊中,這不僅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也加深了他們對性別角色的疑惑與焦慮。
「這我!It’s My Day!青少年音樂祭」的推出,正是為了回應這些現象。勵馨基金會意識到,當今的青少年需要更多元的溝通平台和社交工具來表達自己,並尋找內心的出口。音樂和直播平台成為了此類溝通的最佳媒介。通過邀請年輕世代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如眼肉芽、呱吉等人,基金會希望藉由這些影響力人物的參與,能夠更有效地與青少年進行深度對話,從而讓這些年輕人勇於表達他們的性別困惑、社交焦慮等問題。
現場表演者以音樂作為表達媒介,與青少年共同討論如性別探索、關係焦慮等困擾。Joyce就以斯以她的青春經歷為例,分享她曾在青春期面對身體發育及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待時,所感受到的壓力與掙扎。公館青少年則談及了他在人際交往及情感關係中的挑戰,試圖用自己的經歷,讓同齡的青少年們產生共鳴並找到解決之道。
此外,原住民KOL Nick阿塔溜也分享了他如何花費了20年的時間才敢公開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的心路歷程,鼓勵年輕人勇敢面對自己的出身背景與文化差異,提升自我認同感。這些真實的故事成為了音樂祭的核心,透過音樂和對話,青少年們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心靈的共鳴,並得到啟發與力量。
新聞來源:勵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