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日聚餐後痛風發作?醫師教你如何避免
【許家源記者/綜合報導】
元宵節的到來,象徵著熱鬧的年節假期畫下句點,但你是否發現,豐盛的聚餐後,身體開始發出警訊?大魚大肉的美食盛宴,雖然滿足了味蕾,卻可能讓「痛風」悄悄找上門。這種被稱為「富貴病」的隱形殺手,不僅讓人痛到連微風輕撫都難以忍受,更可能成為生活中的一顆未爆彈,隨時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許多人誤以為「痛風不痛就是好了」,但事實上,痛風的風險並未消失,它就像一顆潛伏的地雷,稍不注意就會引爆。究竟該如何避免痛風,守護自己的健康呢?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現代人常見的健康隱患,別讓疼痛影響你的新年好心情!
什麼是痛風?為什麼男性更容易中招?
痛風,這個名字聽起來溫柔,卻是一種讓人痛不欲生的疾病。它是由於尿酸結晶在關節中積聚,引發劇烈的發炎反應。內科醫師蔡昀臻解釋,尿酸通常由腎臟或腸道排出,但當體內尿酸過多或排泄不暢時,這些微小的結晶就會像尖銳的針一樣,刺入關節,帶來難以忍受的疼痛。
尿酸的形成,主要來自於高普林食物的攝取,例如海鮮、內臟等,或是身體老廢細胞的代謝。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超過7毫克,女性超過6毫克時,就可能進入痛風的初期階段——「高尿酸血症」。
為什麼男性更容易罹患痛風?這是因為女性荷爾蒙有助於尿酸的排出,而男性則缺乏這種天然的保護機制。因此,男性更需要警惕痛風的威脅。
痛風的四個階段:你處於哪一期?
痛風並非一夜之間爆發,它的病程可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表現和風險:
- 高尿酸期:這是痛風的潛伏期,通常透過抽血檢查發現尿酸值偏高。雖然此時沒有明顯症狀,但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 急性期:尿酸結晶在關節中堆積,導致關節突然紅腫、劇痛,尤其在午夜時分發作,疼痛部位常見於腳趾、膝蓋或手肘。這種疼痛,就像被無數根針同時刺入,連輕輕觸碰都讓人難以忍受。
- 間歇期(慢性期):急性痛風的腫脹和疼痛暫時消失,許多人誤以為已經康復,但其實痛風並未真正離開,它只是暫時隱藏起來,等待下一次的爆發。
- 關節炎期:這是痛風的最嚴重階段,疼痛發作更加頻繁,關節處出現結晶沉積,甚至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影響日常生活。
痛風的治療: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持續追蹤
痛風的治療,必須根據不同階段採取相應的措施。蔡昀臻醫師強調,急性期的治療目標是止痛和消炎,通常會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類固醇。而慢性期的治療重點,則是控制尿酸水平,避免痛風反覆發作。
許多患者在疼痛消失後,便自行停藥或轉向偏方,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痛風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病,擅自停藥可能讓病情惡化,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痛風患者的日常守則:從飲食到生活習慣
- 飲食控制:避免高普林食物,如海鮮、內臟、豆類等,選擇低普林的食材,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
- 多喝水:每天至少飲用2000毫升的水,幫助尿酸排出體外,同時減少酒精和高果糖飲料的攝取。
- 健康生活:規律運動、適量減重,並避免食用來路不明的健康食品,以減輕肝腎負擔。
痛風不再是老人病!年輕人也要警惕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痛風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被這「隱形殺手」盯上。蔡昀臻醫師提醒,痛風的治療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持續追蹤」,若發現關節疼痛不適,千萬不要輕忽,盡早就醫檢查,別讓痛風影響你的生活品質。
新聞來源:|ME美醫誌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