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1,282 次瀏覽
【匠心動人】發掘對家的想像 全台最美木工學校懷德居 |台灣木工名校「公東高工」優秀校友,持續為台灣發光
1 min read

【匠心動人】發掘對家的想像 全台最美木工學校懷德居 |台灣木工名校「公東高工」優秀校友,持續為台灣發光

【匠心動人】發掘對家的想像 全台最美木工學校懷德居 |台灣木工名校「公東高工」優秀校友,持續為台灣發光

資料來源 台灣光華雜誌


台灣的手工家具產業,原本已走向沒落,但是懷德居木工學校創立後,迄今14年的歲月,培養了許多新一代匠人。(莊坤儒攝)
台灣的手工家具產業,原本已走向沒落,但是懷德居木工學校創立後,迄今14年的歲月,培養了許多新一代匠人。(莊坤儒攝)

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軀殼。它在陽光下生長,在夜的寂靜中安歇,而它並非沒有夢想。你的房子不做夢嗎?它不曾夢想離開城市前往樹林或小山頂嗎?

紀伯倫《先知‧房子》

 

從房子環境與裡頭擺設,可以一瞥主人對家的想像。一張手工製胡桃木長桌,呈現美學的簡約風格,以及匠人的細膩工法。台灣的手工家具產業,原本已走向沒落,但是懷德居木工學校創立後,迄今14年的歲月,培養了許多新一代匠人,他們設計與藝術的背景,為國內的家具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

木工「少林寺」

有些懷德居學生將學校比喻為「木工少林寺」,每次到林口校區上課,要先爬上山,繞過一圈圈的曲徑,最後在濃蔭蔽天的入口處,推門而入。偌大的教室裡,擺放著學生各式的家具作品,那是他們對家的想像。在這間學校,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享受木工的樂趣,創造生活主張。

創辦人林東陽退休後,整理畢生收藏近千本的家具類書籍,於2004年在老家林口成立家具知識館。隔了兩年,一群有意學習木工的朋友,激勵了他創立木工學校,經過一番思考與搜索,最後改建老家的豬圈,並以古厝堂號「懷德居」作為校名。

懷德居的師資陣容堅強,森平房與林彥志皆畢業於公東高工,大學時期是林東陽的學生,一個是全國木工競賽金牌選手,一個是業界經驗超過十年的職人。他們從基礎的步驟:磨刀、刨木教起,經過每週一堂、為期十週的課程後,學生可以自行決定創作主題,而老師則會從旁協助,依學生進度給予建議。

林東陽以公東高工為目標,希望建立一間木工訓練紮實的師徒制學校,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做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作品,而非如一般學校的木工勞作課,所有學生需統一完成指定作品。

「懷德居的文化不是強迫,而是讓學生從體驗中產生興趣,在同儕的互動中彼此學習。」林東陽表示,公東高工的訓練非常嚴謹,光是磨刀課就長達三個月,但是懷德居不是職業訓練所,於是,他將磨刀課縮短為四星期,學生先學習其他技巧,待學出興趣後,他們在第二學期會自動自發地精進磨刀技巧。

某一期,有位法國學生,鍾情於傳統木工,認真地與老師學習鑿刨鋸的技法,當他看見台灣學生操作機器時,疑惑地說:「你們來做木工,怎麼用機器呢?」從此之後,班上使用機器的人日益減少。「學生講的話比老師還有效果!」林東陽笑著說。

從體制內的大學教育,跨越到體制外的實驗學校,林東陽感嘆地說:「一般學校裡的木工課其實只是聊備一格,沒有長期紮實的訓練,因此過去台灣學生的手作能力都不太好。」為了鼓勵學生到懷德居,林東陽設立木工學習獎,只要作品獲選,就能得到懷德居學費全額或二分之一的減免。

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木工教育,去(2019)年底,懷德居將校區拓展到大學校園,由台北大學提供550坪土地,本身募資3,500萬元,建立「木師基地」。林東陽努力的背後,除了希望台灣的木匠能走出「修復家具」之外的另一條路,也希望家具產業能珍惜得來不易的木料。「樹木是天然的材料,不該用工業大量生產的方式對待它。一棵100年的樹,應該好好被製造,讓它不在短期內損壞。」
林東陽認為,木工雖然是傳統技藝,但應該被賦予新價值。(莊坤儒攝)

林東陽認為,木工雖然是傳統技藝,但應該被賦予新價值。(莊坤儒攝)路力家器具:設計出身的木匠

位於台中的路力家器具,創辦人陳奕夫,曾在懷德居學習兩年。大學就讀工業設計的他,畢業後擔任科技產品設計師,但心中仍對做木工懷有憧憬。某年到日本旅遊時,他對當地製作的椅子印象深刻,無論外型或坐起來的感覺,都是台灣無法媲美的。因此回台後,他開始尋找學習木工的單位。

陳奕夫平日上班,假日到懷德居學習,暫時放下鍵盤的他,跳脫螢幕的框架,透過雙眼與雙手接觸木料,在一刀一刀地刻劃中,了解木工與設計間細微的差異。「以前只要按一下滑鼠就可以產生模型,但學做木工之後,才知道轉角處要預留木料。」他認為實際動手做,更能幫助設計師了解成品製作的挑戰。

在懷德居阿森老師的教導下,陳奕夫逐漸能了解木作家具的構造,生活中的桌椅、廚櫃都成了他觀察的對象。有次他在外婆家,發現一張「孔雀椅」,雖然結構上還算完整,但是在重量、外形方面,都還有再發揮的空間,後來在林東陽的鼓勵下,他著手改良孔雀椅,創作出「燕椅」。

2013年,陳奕夫與女友許家毓、幾位設計師好友,在台灣設計師週策劃主題展「兆」,陳列自己設計的居家用品。當時觀展者對他們的鼓勵,使他們有信心打造台灣原創家具品牌。正好同年年底,有朋友的木工工作室要出售,陳奕夫看著這個機會,心想:「如果現在不出來做,以後也不會出來了!」,於是他在許家毓支持下,接下工作室,並在隔年辭職,全心投入「路力家器具」。

營運初期,銷售狀況不如預期,陳奕夫與許家毓發現,雖然他們做的家具外型受顧客青睞,但是,顧客的居家空間未必能容納這麼大尺寸的家具。於是,他們轉向募資平台嘖嘖,並將「燕椅」放到指定店家,讓有興趣的消費者試坐。募資計畫推出後,意外在網路獲得廣大迴響,總共募得約336萬元。

「募資看起來很成功,但是那些訂單我們十個月才完成,讓客人等滿久的,而且一家工廠長時間在做同一件產品,其實不太健康。」陳奕夫反思。不過,許家毓認為在這次嘗試中,路力家藉此了解銷售過程,也因為訂單的量夠大,所以他們開始與工廠合作,進而認識不同的合作對象。

現在,路力家推出客製化訂單,在一定的規格下,接受顧客選擇不同的木料與尺寸。消費者也能於每週六下午,到路力家位於台中的工廠,觀看家具製作流程與成品。「當買的人與賣的人有接觸,買的東西才有意義。」許家毓認為當顧客看見家具是他們在高溫的環境下,慢慢地磨出來後,這張家具會被賦予記憶與感受;當路力家的員工看見顧客的樣貌,能夠想像這個家庭使用這張家具的畫面,製作時會有期待,而不是像機器人般不停生產。

陳奕夫表示,未來會專注在設計這方面,木工製作則交給師傅,如同丹麥的家具設計大師韋格納,兼有兩項專業的他,在時間成本的考量下,只會做出設計的打樣品,成品則交由木工師傅製作。

面對台灣偏重設計、輕木工的現況,陳奕夫認為:「兩方要彼此尊重,不能自傲。設計師要展現專業,清楚地告訴木工師傅設計理念,也要理解這塊木料與技術的極限。」他認為台灣的家具業,設計與木工長期以來缺乏彼此理解,現在年輕設計師與年紀較大的木工溝通時,總會有一些磨擦,但如果國內家具業要有突破,這勢必是一個要克服的挑戰。

吳宜紋的工作室位於新店山區,每當她完成一件作品,就會到山上種一棵樹。(莊坤儒攝)
吳宜紋的工作室位於新店山區,每當她完成一件作品,就會到山上種一棵樹。(莊坤儒攝)

even工作室:將生命經歷化為創作

創立even工作室的吳宜紋,在2010年台灣工藝競賽中,以「餅乾凳」獲得首獎,作品獨特的創意,立刻吸引大眾注意。問起她作品靈感來源,她靦腆地笑著說:「因為愛吃吧!」

珍惜木材的吳宜紋,習慣到舊木料行找需要的材料,有天當她在刨舊木料的表層時,發現散落的木屑就像餅乾屑,因此有了餅乾凳的想法。這件作品巧妙地將舊木料的缺點變成作品的一部分,木材上的切痕,就像是餅乾上的咬痕,自然而且生動。

「我的作品大概可以歸納成四類:小時候的記憶、環境保護、文字的立體作品、流行文化。」吳宜紋說,當她在台北教育大學就讀研究所時,在與教授討論的過程中,更清楚自己創作的脈絡,而藝術背景的涵養,讓她的木工作品更多元,除了架構之外,也重視背後的創作理念。

「餅乾凳其實跟我小時候的記憶有關。當時我在家裡不能吃餅乾,所以我到了學校會跟同學要來吃。現在想起來,那種感覺很討厭。」吳宜紋透過作品訴說生命故事,而另一件作品「小學生電視」,則源於童年對電視的迷戀,讓她經常忘記父親交待的差事,於是,現在她在電視機造型的櫃子上設計小黑板,使用者就可以將待辦事項寫在上面,象徵她對兒時難題的解決方式。

回想當初在懷德居的八年修練過程,她說:「那裏的功夫學不完。」當初大學畢業的她,雖然有一些木工底子,但是,對於研究所申請計畫目標:創立個人木作品牌,技術上仍有一些差距,於是,她騎著摩托車到林口,一探懷德居。林東陽一看到這位年紀輕輕的女孩來拜師學藝,馬上讓她進入學校,跟著阿志老師學木工。吳宜紋也沒有辜負老師們的用心,不斷自我要求,每兩年就會舉辦一次木工個展。

吳宜紋不停止學習,現在她除了接訂單外,還擔任懷德居木師基地的老師,帶領大學生從認識材料開始,一步步熟悉木材,進而用適合的方法製作。「我還帶學生成立讀書會討論。」她認為如同林東陽所言,一棵樹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成為可用的木材,面對這些「年老的生命」,應該要抱持感恩。因此,當她完成一件作品,就會在工作室附近種下一棵樹苗。

通往懷德居的小徑兩旁,光臘樹綠蔭蓊鬱,很難想像當初凋萎垂死的狀態,林東陽打趣說:「這樹的生命力跟懷德居的名聲一樣啊!」經過近15年的時間,台灣家具產業開始注入年輕的活力,融入藝術與設計的元素,走出新的道路。而年輕的一代,也持續種下改變的種子,希望未來這片土地能夠有所不同。

延伸閱讀:

台灣木工名校「公東高工」的廢校風波。10年學生少一半、退場警鐘已被敲響,「木工名校」公東高工該怎麼走下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