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回憶| 清朝選秀,等待著皇帝選中或落選的樣子,婉容旁邊的女孩兒很好看
老照片回憶| 清朝選秀,等待著皇帝選中或落選的樣子~~
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這個選秀指的的是宮廷選秀,而選秀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夏商時代過于久遠且缺少文字史料記載就暫且不提,先秦時期因為各個諸侯國情況各不相同也略過不表,秦朝二世而亡,又被項羽燒了一把火也沒什麼可以考究的文獻。所以咱們就從兩漢和晉朝開始說起,當時的選秀就是天子排專人去天下各地尋找符合要求的秀女,經過一番篩選就直接接到宮中。
請點選以下連結關注贊新聞
當時的審美標準就五個字「潔白長大者」,如果不夠白不夠高,那就只能被淘汰了,史書記載漢惠帝的皇后張嫣可是身高一米七的,可見當時的審美標準。
到了隋唐時期,選秀依舊延續了遴選的過程,而且還給派出去選人的人一個專門的官職,叫做花鳥使,隋唐時期的選秀對于女子出身并沒有過多的硬性要求,只要顏值夠高就行。
那麼隋唐的皇帝它們對于美女的評價標準是什麼樣子的呢?拿隋煬帝楊廣來說,他喜歡「妙麗,長白女子」,而唐玄宗則選了「欣長潔白者」作為太子的妃子。
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唐代不是以胖為美嗎?其實這只是大家的一種誤解,唐代畫家為了表現出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喜歡把唐朝女子都畫得富態一些,顯得大唐國富力強,大家都有錢吃得好過得好。像楊貴妃那種雍容華貴只是一個例外而已。
那麼古代選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重門庭出身,普通民間女子攀上枝頭一躍成鳳的機會變少了呢?答案是宋朝時期。
宋朝重文輕武,文人的影響力在歷朝歷代里都算是大的,而且因為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之后爆發安史之亂,于是天天說女子乃紅顏禍水,導致皇帝都深受影響。而且這些文人還從敵國撰寫的歷史和民間野史中發現,歷史上很多動蕩和禍事都是因女子而起,像褒姒、楊貴妃、妲己、陳圓圓、趙飛燕等,所以社會中慢慢就形成了娶妻娶賢娶門第的風潮。
社會風潮雖然如此,但我們也可以從宋詞當中發現,起始宋朝這些文人幾乎天天出入風月場所,甚至還組織了一個評花榜出來。
清朝時期的選秀更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加完善,形成了一項嚴謹到僵化的制度。皇帝要求旗人當中,所有年齡在14-16歲的女子統統要參加選秀,拒絕參加選秀則不能婚嫁,甚至不允許談戀愛。
乾隆時期,封疆大吏閩浙總督德沛曾上奏奏折,說讓自己的兒子與馬爾泰還未參加選秀的女兒共結連理,因為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乾隆看了奏折,不僅沒有同意,甚至還寫了三百字回懟,反正就是想要馬爾泰女兒參加選秀,落選了才能嫁給別人。
雖然清朝選秀制度教條僵化,但也給出了可以不參加選秀的情況,一是重病纏身,二是身患殘障,三是相貌丑陋。話雖如此,但是也要層層審批詳細核查后才可以不參加選秀。
主持選秀事宜的官員在修好花名冊之后,由皇帝選一個日子,然后當天會將這些經過層層篩選的秀女接到皇宮當中。
一般排在前面的秀女都是宮廷里達官貴人的親戚,隨后是在之前選秀被篩選下來的秀女,最后則是前兩者都不是的普通秀女。
秀女們到達皇帝的指定地點,一般是故宮的御花園中,由皇帝逐一篩選,不僅要接受皇帝從頭到腳的品評,還要接受在旁邊指手畫腳的皇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贊新聞FB 粉絲團專頁
FB台灣地方創生公社
FB 台灣講古-老照片&老故事
延伸閱讀:老照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