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1,597 次瀏覽
天佑女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前半生(二)
1 min read

天佑女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前半生(二)

天佑女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前半生(二)

史上登基最久,治理最久的女皇-伊麗莎女皇二世,她見證世界的進步,她接受了大英日不落國的興衰。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享耆壽96歲。她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擔任元首長達70年。

1953年加冕桂冠時,伊麗莎白二世宣誓:「我將終身為英國和英國人民服務。」她用一生貫徹這項承諾,在位期間將全數精力投入王室公務,致力內部團結與穩定,展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女王走過國際政治風雨、挺過王室內部矛盾,許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笑容與享受天倫的畫面。中央社透過一張張照片,帶你回顧伊麗莎白二世的優雅與風采

 

伊麗莎白二世
她為人妻、為人母,更為大英國協元首
謹守永不退位的承諾,統轄著上億臣民超過一甲子

她優雅而堅毅,是個令人敬佩的勤政者
在人心浮躁的時代,女王代表的不僅是英國昔日榮光
更象徵著穩定的精神與力量

走近白金漢宮
一覽女王一生的軼事、奉獻和談話

菲立普親王

希臘的菲立普親王是在 1939 年第一次在達特茅斯(Dartmouth)遇見國王喬治六世的長女,此時女方 13 歲,男方 18 歲。菲立普親王當時是海軍軍校的學生,父親是希臘的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 of Greece,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第七個孩子、丹麥國王克里斯丁九世的孫子),母親則是巴登堡公主愛麗絲(Princess Alice of Battenburg)——即蒙巴頓爵士(Lord Louis Mountbatten)的姊姊。

跟伊麗莎白一樣,菲立普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玄孫,他跟女王是六等親的關係。無怪乎,國王與王后前往達特茅斯處理公務,登上皇家遊艇維多利亞與亞伯特號的時候,菲立普被派去照顧兩位公主。

據傳,伊麗莎白曾經說過,她對菲立普是「一見鍾情」——至少對她而言是如此。

菲立普 1921 年出生於希臘科孚島(Corfu)的蒙利普斯(Mon Repos),這棟別墅先前曾是希臘國王的夏日行宮。菲立普 18 個月大的時候,全家人流亡離開希臘,來到法國。他最早是在巴黎接受教育,在英文、德文、希臘文之外,另外又學了法文。

然而他的童年生活,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英國度過,先是就讀於奇姆預備學校(Cheam Preparatory School),接著又前往蘇格蘭,到柯特.哈恩(Kurt Hahn)創辦的高登斯頓學校(Gordonstoun)就讀。哈恩曾經在德國薩勒姆(Salem)興辦學校,後來因為納粹的興起而停止辦學,當時的菲立普大肆嘲笑向納粹敬禮的行為,他的脾氣與性情,在這一早期階段就已經可以瞧出端倪。

希臘王位的繼承順位,菲立普排行第六,但菲立普在 1947 年捨棄希臘與丹麥王子(Prince of Greece and Denmark)的頭銜,歸化為英國國民。與此同時,他將姓氏改為蒙巴頓(Mountbatten),這是經過英語化的母親娘家姓氏(即母親出嫁前的姓氏)。

伊麗莎白與菲立普的第二次碰面,發生在 1943 年。

當時菲立普前往溫莎堡,欣賞王室家族孩童每年都在那裡表演的其中一齣默劇,當年表演的是《阿拉丁》。當時他上岸放假,坐在最前排。沒多久,兩人開始通信,菲立普也發現自己愈來愈常受邀出席王室場合。 1943 年耶誕節,他在山均漢姆堡(Sandringham)與王室家族一起度過。此外,他也時常駕駛他的名爵(MG)跑車進出白金漢宮(眾人一致認為,他的開車速度過快)。

菲立普親王在 1946 年 9 月向伊麗莎白公主求婚,但顧慮到女兒只有 19 歲,所以國王遲遲無法做出決定。後來,女兒與家人一同出訪南非,國王認為這會是個「冷卻期」,可藉此考驗兩人是否情比金堅,若伊麗莎白歸國之後,仍渴盼著結婚,那麼他將會祝福女兒。

結果女兒依然想婚,而他也點頭答應了, 1947 年 7 月 10 日,菲立普與伊麗莎白訂下婚約;同年 11 月 20 日,兩人終於在倫敦的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步入禮堂。彼時,伊麗莎白公主 21 歲,而她的先生——結婚當晚國王喬治六世封他為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則是 26 歲。

1947.11.20 ,伊麗莎白公主和夫婿菲利浦親王的婚禮。
1947.11.20 ,伊麗莎白公主和夫婿菲利浦親王的婚禮。

公主戴上祖母的頭冠,穿上哈特奈爾(Norman Hartnell)設計的禮服,身穿海軍元帥制服的父親坐在她身旁,一起搭乘愛爾蘭馬車抵達西敏寺。當天稍晚,國王曾告訴約克大主教(Archbishop of York)賈博(Cyril Garbett):「把女兒交給新郎,感動的程度遠遠勝過自己結婚。」

 

這場婚禮共有兩千人到場觀禮;部分民眾是在當天傍晚透過電視收看婚禮的菁華部分(1947 年能看電視的只有極少數人);世界各地則有數百萬人是靠著收聽廣播的方式,聆聽坎特布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杰弗瑞.費雪(Geoffrey Fisher)主持兩人的終身大事。

八名伴娘、兩名侍從,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皇親國戚(有些仍在掌權,有些已經失勢)、國會兩院議員、朋友、達官顯要以及其他賓客一同會聚教堂,場面熱鬧繽紛。伊麗莎白身穿加長禮服,戴上頭冠,親王穿上鑲有穗帶的制服,在歷經耗時而疲憊的戰爭之後,這場婚禮的出現,似乎一掃先前的陰霾,迎來了曙光。

在白金漢宮與一百五十位摯友用完喜宴後,這對新人便乘坐敞篷馬車,驅往滑鐵盧車站(Waterloo station)——此時公主身上穿著由哈特奈爾設計、被取名為「愛在朦朧迷霧中」的淡藍禮服,腿上覆蓋一條毛毯,底下放了一罐熱水瓶,好讓她能取暖,而跟在她身邊的,還有她最喜愛的柯基犬蘇珊(Susan)。他們準備在滑鐵盧車站搭車,前往溫徹斯特(Winchester)。

1947.11.20,伊麗莎白女王和夫婿菲利浦親王在婚禮後離開西敏寺。(Photo by Popperfoto/Getty Images)
1947.11.20,伊麗莎白女王和夫婿菲利浦親王在婚禮後離開西敏寺。(Photo by Popperfoto/Getty Images)

新婚蜜月的頭一個晚上,他們選在布羅德蘭莊園(Broadlands)過夜。該莊園就在罕普夏(Hampshire)羅姆西(Romsey)附近,是蒙巴頓家族的鄉村別墅,愛德溫娜(Edwina)與菲立普的「迪奇舅舅」(Uncle Dickie)蒙巴頓爵士就住在這裡。這對新婚夫妻來此過夜,讓蒙巴頓爵士(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感到十分開心。

這名爵士經常被人批評對王室家族的事務介入甚深,甚至被指控外甥的這場婚姻是他一手安排的結果,目的是讓外甥可以擠身進入王室家族的核心。但依照菲立普親王的個性,他不大可能做任何違背自身意願的事,更別說是為了攀登榮華富貴而踏入婚姻。

結婚後的愛丁堡爵士與爵士夫人,一開始的住處是位於桑寧德爾(Sunningdale)附近的溫德爾沙姆別墅(Windlesham Moor)。克萊倫斯宮(Clarence House,按建造者前克萊倫斯公爵威廉四世的名字來命名)整修期間,他倆就居住在此。克萊倫斯宮是由奈許(John Nash)所設計,興建於 1825 年至 1827 年,是國王提供給這對新婚夫妻的住處。它在林蔭大道東側,距離白金漢宮僅一箭之遙。能夠把心愛的女兒留在身邊附近作陪,國王心裡肯定十分得意。

國王寫給新婚的伊麗莎白的第一封信,想必每位嫁女兒的父親都會產生共鳴:

在我們走入西敏寺的長路上,妳是如此緊靠著我,我真為妳感到非常驕傲且激動。然而,當我把妳的手交給大主教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失去了某個相當寶貝的東西。

 

信末寫道:

妳的離開,為我們的生命留下了巨大的空白。但千萬要記住,妳的老家歡迎妳,要盡可能地經常回來探望。是的,我曉得妳跟菲立普在一起是如此幸福快樂,但希望妳也別忘了我們。永遠深深愛著妳的 爸爸

身為女皇的孩子

時間來到 1948 年 11 月 14 日,這是一個舉國歡騰的時刻,晚上 11 點剛過,國王陛下的新聞祕書、皇家海軍司令柯爾維(Richard Colville, RN)就穿越白金漢宮的庭院,將下方這張由他親手撰寫的告示張貼在白金漢宮的圍欄上:

「公主伊麗莎白殿下、愛丁堡公爵夫人,在今晚 9 點 14 分安然產下一名王子。公主殿下與小王子兩人母子均安。」

這名孩童出生於白金漢宮的布赫廳(Buhl Room,改裝成設備最頂級的手術房)。菲立普親王得知孩子出生時,正跟侍從在宮中的球場打壁球。白金漢宮外圍,聚集數千民眾,祝賀王位繼承順序排名第二的新生兒降臨人世,他們一同歡呼,不約而同地一起歡唱《他是一個快樂的好小伙》(For He’s a Jolly Good Fellow)。菲立普親王帶著香檳跟康乃馨,匆匆趕到妻子身旁,據他的侍從帕克(Mike Park)描述,菲立普親王「欣喜若狂,簡直是樂翻了。」

 

查爾斯王子

王子查爾斯.菲立普.亞瑟.喬治(Prince 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 9 歲被冊封為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不過這個頭銜一直要到 1969 年才正式授予查爾斯王子。查爾斯出生時,這個國家尚未走出炮彈轟炸所遺留的創傷,當時許多食品仍得實施限量供應。

查爾斯 3 歲的時候,母親升格為女王。舉行加冕典禮時,他坐在太后與姨母中間。

1952 年,蘇格蘭 Aberdeenshire 的 Balmoral Castle ,女王正看著在玩玩具車的查爾斯王子。Image by ©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1952 年,蘇格蘭 Aberdeenshire 的 Balmoral Castle ,女王正看著在玩玩具車的查爾斯王子。Image by © 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5 到 8 歲期間,由家庭教師凱瑟琳.裴博思(Catherine Peebles, Mispy)為他授課,然後才到奇姆預備學校及高登斯頓學校就讀(儘管他不是特別開心),接著又前往澳洲的吉朗文法學校(Geelong Grammar School)求學一段時間。最後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取得建築與人類學的文學士學位。後來,又有一個學期的時間,他在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Aberystwyth University)修讀威爾斯語及威爾斯的文化與歷史。在他求學階段,他一樣繼續履踐身為王室成員所應盡的義務。

1940 年代末期至 1950 年代初期,英國教會成員享有崇隆的地位,許多孩童會參加主日學校,節儉、「買新不如修舊」成了大多數家庭的口號,傳統價值受到重視。民眾在教堂結婚、女性最重要的價值規範就是終有一天要為人妻母,青少年男性必須服兩年的義務役。

崇高的道德標準,滲透到私人及社群生活(至少原則上是如此),雖然階級之間有所隔閡,但不若二戰之前來得嚴重,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講話口音,仍可以辨認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當時廣播員操持的是「公認標準發音」(普遍被視作「談吐優雅」,有點類似女王本人說話的樣子),而國內絕大多數人口是白種人。首批大規模西印度群島移民湧入英國是發生在 1947 年;但即便過了十年,這些移民仍舊只有三萬六千人定居在英國。

在這樣的時空環境底下,國王及其家族的生活起居,某種程度上與民眾緊密結合在一起。

伊麗莎白公主一家人,包含夫婿菲利浦親王、兒子查爾斯王子,以及女兒安娜公主,攝於 1951.08.09 ,地點位在它們的倫敦住所克萊倫斯宮。
伊麗莎白公主一家人,包含夫婿菲利浦親王、兒子查爾斯王子,以及女兒安娜公主,攝於 1951.08.09 ,地點位在它們的倫敦住所克萊倫斯宮。

實際上,王室成員就是英國的第一家庭,他們的祖先可以上溯至一般老百姓所認為的時間開端。在網路興起,讓家譜變得更容易查詢而逐漸普及之前,王室的祖先就是我們的祖先,他們的歷史就是我們的歷史。

更重要的是,戰後那幾年,國王或女王為民眾的生活增色不少,像是戴上鑲嵌珠寶的王冠宣布國會開議,或者是在國宴、舞會以及替船隻命名的場合上,可以看到王室成員身穿鑲金制服或是披著貂皮大衣、穿戴珠寶。儘管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瑣事,但王室家庭就是能夠讓與之接觸或從旁觀察的民眾,感受到一股不凡的魅力。而 1940 到 1950 年代的英國,亟需的其實就是這樣一點魅力。

但英國民眾也曉得,伴隨他們一起度過艱困時局的國王與王后,並未忘卻自己應盡的責任,只顧自身的安危。他們與邱吉爾肩並肩,帶著英國民眾走出慘澹的世界大戰。但戰爭結束以後,民眾開始渴望由其他人來籌組內閣執政,邱吉爾這位前任首相因而被這個看似無情的國家拋棄。

不過,國王與王后仍備受民眾愛戴,他們的長女及女婿也深受尊敬。儘管老百姓搞不清楚菲立普親王的祖先究竟來自何方,摸不清他到底是希臘裔、丹麥裔或者是德國裔,但至少在二戰期間,由於他在皇家海軍表現傑出,加上他那瀟灑迷人的外貌,讓不少女性都為之傾倒。

所以,當小王子來到這個世上,全球各地都在歡欣慶祝。船隻冉冉升起繽紛的旗幟、英國各地的燈塔同時點亮、教堂鐘聲齊鳴,國會也恭祝這對夫妻生下這名長子,因為有朝一日,他將被加冕成為英國國王。

小王子不到 1 歲,他 28 歲的父親就被指派為皇家海軍契克斯號(HMS Chequers)的一級上尉兼副艦長,也就是基地設於馬爾他(Malta)的地中海艦隊(Mediterranean Fleet)第一驅逐艦隊(First Destroyer Flotilla)的隊長。

他的妻子經常陪他前往馬爾他,儘管這意味著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照料年幼的孩子,但許多傳記作家都提到,這段時期是這對夫妻最能夠避開公眾目光、做最真實自己的一段時光,過著跟其他王室成員一樣的「正常」生活。夫妻倆大多數時間都待在瓜達曼吉亞別墅(Villa Guardamangia),也就是蒙巴頓爵士的住家(蒙巴頓爵士放棄最後一任印度總督的職位,成為第一巡洋艦隊的指揮官)。

安妮公主

很顯然,兩人的婚姻接著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他們並不滿足於只有一個孩子。正是在馬爾他,也就是常被稱為兩人「幸福快樂的日子」裡,伊麗莎白懷了小王子的妹妹。

公主安妮.伊麗莎白.愛莉斯.路易斯(Princess Anne Elizabeth Alice Louise)於 1950 年 8 月 15 日上午 11 點 50 分在克萊倫斯宮出生,這裡如今已然成為伊麗莎白與菲立普的倫敦寓所。這名從小體魄健壯、充滿自信的女孩,注定要到肯特(Kent)的博耐頓女校(Benenden)就讀,成為全世界最傑出的賽馬女騎士。

伊麗莎白公主一家人,包含夫婿菲利浦親王、兒子查爾斯王子,以及女兒安娜公主,攝於 1951.01.10 ,地點位在他們倫敦的住所克萊倫斯宮。
伊麗莎白公主一家人,包含夫婿菲利浦親王、兒子查爾斯王子,以及女兒安娜公主,攝於 1951.01.10 ,地點位在他們倫敦的住所克萊倫斯宮。

當她還只是 2 歲的娃兒,先是外公駕崩,接著父親前途似錦的海軍生涯也戛然而止,而母親卻成了英國女王。

「國王駕崩,女王萬歲」

國王喬治六世儘管因為殘疾而缺乏自信,家人知道他有時氣得「咬牙切齒」,但他懂得壓抑自身的脾氣。加上他有口吃,為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可以帶領國家度過二戰的國王,他不斷表現自己堅韌而專注的一面。

同時,他的妻子也跟他站在同一陣線,時間一年一年過去,這位喜歡戴寬邊帽、熱愛羽毛與珠寶的王后,愈來愈受國人的喜愛。王后伊麗莎白從先生在 1937 年登基,到她 2002 年享壽 101 歲為止,總是能跟自己的子民打成一片,從不計較他們的出身與階級。身為「女王媽媽」的她,在民間享有超高人氣,相對於個性內斂的女兒,有好幾次幾乎都要搶走女王的風采。

上帝始終沒有賜予喬治六世一副強健的體魄,身為老菸槍(他罹患肺癌)的他, 1952 年 2 月 6 日在山均漢姆死於心臟病發作,享年 56 歲。

當時,公主伊麗莎白與丈夫正好代替病重的國王出訪澳洲,來到安排好的第一站行程。當他們人在肯亞的薩迦納小屋(Sagana Lodge,肯亞殖民地政府送給他們的禮物)時,伊麗莎白才從丈夫菲立普親王的口中得知父王過世的消息。後來有人問菲立普親王,伊麗莎白當下如何面對這個噩耗,「很堅強,有如女王一般。」親王回答。

資料來源:

本文收錄於上奇時代出版《天佑女王:她的一生,牽動我們的時代》

 

延伸閱讀:天佑女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前半生(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