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妃 TEAFFEE】選擇安全茶包的秘訣|天然、無塑、SGS檢驗合格
最近媒體平台又看到沖泡茶包可能會釋出塑膠微粒的相關報導,這個爭議來自於2019年9月25日,由加拿大研究團隊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其中研究實驗使用的茶包,是以市面上常取得的茶包材質(PET材質、尼龍材質)來泡茶,然後以電子顯微鏡等方式檢視其含有多少塑膠顆粒,所得到的結果。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2022年09月14日也發表文章回應這個研究(https://smctw.tw/14138/),裡面有專家學者更詳細的分析,解讀實驗方法,了解之後就不會過度恐慌,有興趣的人可以點網址進入了解。
要無塑!就要選擇天然材質的茶包 Natural Plastic-Free Tea Bag
這讓許多喜愛茶包的茶友產生疑慮,開始關注自己選購的茶包到底是什麼材質?紛紛尋找是否有更安心、無毒、無塑的茶包選擇?當然有呀!
茶妃 TEAFFEE 注重飲茶食安,使用的茶包材質必然無塑,還要無毒!茶包使用天然紙(不是塑膠材質就沒有塑膠微粒),做成茶包濾紙,並且 SGS 檢驗合格(依據之食品衛生法規為中華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沒有螢光增白劑 / Fluorescent Brightening Agents ,也沒有塑化劑。消費者可以安心使用茶包,享受茶香茶韻。
大家更應該關注的,不只是茶包符合食安標準,最重要的是裡面的茶葉也要無毒!有機認證的茶葉皆來自於有機認證的茶園,從茶葉生長的土壤開始做好無毒把關,不使用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不使用除草劑,自然沒有農藥、化學藥劑殘留的問題,花錢購買茶葉或茶包,當然要喝沒有危害健康疑慮的茶呀。

認識 6 種茶包材質:塑膠類 3 種、非塑膠類 3 種
一、塑膠類材質
- PET材質:根據過往調查是臺灣市面上用量較高的材質。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在製作過程並不會加入DEHP塑化劑,也就是說PET本身並不會溶出塑化劑。之前曾有PET茶包飲品被檢驗出塑化劑,應該是茶包在製程中把關不嚴,受到汙染所致。
- 尼龍(PA)材質:聚醯胺 PA,韌性強,穩定性高。PA 熔點雖較高,但長期使用耐熱溫度卻不高,通常在80℃左右,因此在沖泡茶時較長時間超過 90℃,可能釋出有害物質。
- 不織布(PP)材質:其實也是塑膠材料,不是布,通常指的是PP材料所製。它也是相對更能耐高溫,因有一些PP材料的食品容器也有被驗出塑化劑的紀錄,所以同樣要注意是否會有塑化劑的溶出。
二、非塑膠類材質
- 玉米纖維(PLA)材質:這是一種合成纖維,又叫聚乳酸纖維、PLA纖維,以玉米、小麥等澱粉為原料,經發酵轉化成乳酸後,再經聚合、紡絲製成。
- 棉材質:是自古以來會使用的材料,其實很多中藥包也是這樣子用。棉的好處不僅來自天然,而且比較容易分解,只是要注意棉布會不用到漂白用的螢光劑,或是染整用的成分。
- 紙材質:茶妃TEAFFEE 選用通過SGS食品衛生包裝容器安全法規檢驗,紙張本身具有可熱封自粘性,與透氣性。適用於可回沖式茶包,安心無虞。
相關參考資料: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2022.09.14 「研究說茶包沖泡後會釋出塑膠微粒?」專家意見(https://smctw.tw/14138/)裡面教授還告訴我們,塑膠微粒不是塑化劑喔!塑化劑是一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塑膠微粒是指塑膠經分解所產生的長度小於5 毫米(mm)的塑膠碎片,因此塑膠微粒和塑化劑是不同的物質。
- 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FB |2024.12.04【易生誤解】網傳「茶包會釋放塑膠微粒,是隱藏的健康殺手」?(https://tfc-taiwan.org.tw/fact-check-reports/tea-bags-microplastics-hidden-health-risk/)
茶妃TEAFFEE 官方網站: 了解茶妃:
#茶妃祝願:善待萬物 永續生態